熊树茂,福建建阳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诗歌创作,因其不参加科举考试,隐居在武夷山,被后人尊为隐士。《武夷山志》记载了他的生平,其中提到他在巴渠建了一座独山堂,自号独山师。熊树茂不仅是文学创作者,更是一位热爱茶的茶人,他的几首《茶录》和《制茶十咏》诗,以及三部传世手稿,至今仍为茶文化研究者所推崇。他的儿子熊科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同样才华横溢,成为了《国史》编者和书院右官朝三郎秘书。
在熊科的帮助下,熊树茂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得以传世。这部手稿详细记录了北苑煎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品种,成为后人研究北苑茶史的重要资料。记载了宣和庚子曹大臣郑克俭开创的银线水芽,以及制茶所用的模具,为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熊科在绍兴时曾是北苑的摄影师,与父亲一样关注茶文化。他在《宣和北苑贡茶录》中提到,近的贵的还是老的,龙组比白茶上的雪好。他还提到,由于燕的修建,有三分之一的贡茶要进贡,小龙小凤已经不时兴了。熊科在书中提到的北苑茶,并非仅仅提及名称,而是详细描述了其形状,这也体现了他的客观与公正。
在书中,熊科还记录了曹在郑、周时期种植茶树三万株的壮举,并在后记中提到,他曾在春天担任曹的总管,推行茶马政策。十三年后,旧额复辟,他重新种植了两万株茶树。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彰显了他对茶文化的热爱。
樊雄在《宣和北苑贡茶录》中对煎茶推崇备至,详细记录了北苑煎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品种。尽管樊雄并未担任官职,但他清清白白,独来独往,对茶文化的贡献不可磨灭。熊科在继承父亲衣钵的同时,更是兢兢业业地参与茶产品的创新与变革,多年来努力发展北苑茶业,为北苑贡献良多。
在熊科的不懈努力下,北苑茶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茶文化精神,更将其发扬光大。他的事迹和贡献,成为后世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第一件事是在春天担任曹的总管,然后采取茶马政策,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努力,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弘扬茶文化有什么意义-茶文化对茶产业的意义
2025-08-22 03:23:17清代茶商与茶文化的历史作用与魅力
2025-08-17 00:12:08茶叶六大种类详解:中国茶文化入门必读
2025-07-16 03:07:25探寻中国茶文化:罪贵茶叶背后的故事与价值
2025-06-13 04:40:30茶韵人生:茶文化内涵与生活哲学的探索
2025-06-01 19: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