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茶叶,红河州古茶树区-红河州古茶树区介绍

红河县茶叶,红河州古茶树区-红河州古茶树区介绍

作者:唐韵花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4-10 17:02:53 / 阅读数量:0

红河州古茶树区文章为你介绍红河州古茶树区的古茶树资源分布、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及其特点、以及红河州境内的元阳县古茶树资源、绿春县古茶树资源、金平县古茶树资源、红河县古茶树资源的情况。

红河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及其特点红河州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红河南岸及其水系支流李仙江流域的红河县、金平县、绿春县、元阳县,海拔1350米-2528米之间的亚热带阔叶雨林中。

1元阳县古茶树资源元阳县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15.7米,树幅6.3米,干径57.3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3.2×5.9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尖尾尖,叶齿浅稀,花萼有毛,花瓣12片,子房有毛,柱头5裂,果柿形,平均果径5.9厘米,果皮厚0.8-1.0厘米,最大种径2.1厘米。

2绿春县古茶树资源分布绿春县野生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黄莲山的西南部海拔1450米出,距玛钰村约十公里的黄莲山中,生长着野生茶树群落三处,两处于60年代毁于刀耕火种,目前看得到的又是再生枝。其中一处有两株,较大的一株高17米,,树幅10米左右,1959年创办玛钰茶场,茶叶科技人员剪取其枝条作无性繁殖,共繁殖3亩,此野生茶树年代久远,树干已空,蜜蜂于树杆中筑巢。1961年,当地村民为取蜜而将主干砍伐,仅留下根部的再生枝一株,1993年经实地考查,再生枝树高12.5米,分枝较少,树幅7米。绿春境内不仅有野生大茶树,而且有众多的古茶园。玛钰村既是野生茶分布地区,也是绿春县产茶最早,古茶园分布最多的地方,据绿春县志记载,绿春玛钰制茶始于清雍正年间的1728年,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在玛钰村,百年以上茶园有150余亩,1993年前都是搭竹梯采摘,1994年台刈后养蓬采摘,如今仍生机勃勃,其中有60余株树龄在270余年,直径28-32厘米,树高2-4米(人工限高),绿春的玛钰茶就是野生茶和古老茶园繁殖起来的。玛钰茶,以产于玛钰村而得名,人工栽培型茶树性状特征为:乔木、直立状、树冠紧凑、叶形特大,最长29厘米,宽14厘米,芽叶肥壮、叶片硕大、叶面隆起有光泽,叶缘锯齿深,叶质柔软,色深绿,白毫特显,,抗寒性弱而看病虫性较强,内含物丰富,据测定咖啡因3.97%,茶多酚28.74%,氨基酸2.29%,儿茶素总量163.32mg/g,水浸出物48.3%。品质特征为:条索壮实,墨绿油润,白毫特显,汤色绿亮,滋味浓醇,回味甘长,香高馥郁,具有典型的熟板栗香,乃冲泡而杯不起垢。

红河县茶叶,红河州古茶树区-红河州古茶树区介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