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古茶园的分布情况独具特色,不仅展示了该地区丰富的茶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以下是关于西双版纳州古茶园分布的详细介绍。
一、行政区域分布
西双版纳州古茶园总面积达82,234亩,遍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个村寨。勐海县拥有面积最大的古茶园,达到46,216亩,主要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的37个村寨。勐腊县古茶园面积27,793亩,主要集中在象明、曼腊、易武三个乡的46个村寨。景洪市古茶园面积相对较小,为8,225亩,分布在基诺、勐龙、勐旺、景洪四个乡镇的17个村寨。古茶园多分布于经济较落后、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半山区乡,区域内居住的民族包括汉、基诺、布朗、傣、哈尼、彝族、拉祜等。
二、地理环境分布
西双版纳州古茶园的地理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红壤、砖红壤,pH值在4~6.5之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古茶园海拔分布从760米到2,060米,海拔高差达1,300米。最低海拔位于勐腊县曼腊乡曼乃新寨,最高海拔在勐海县勐遮镇、巴达乡、打洛镇交界处的曼摞黑山。
三、茶资源分布
西双版纳州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既有野生型古茶树,也有栽培型古茶树;既有大叶种,也有小叶种;树型从高大乔木到小乔木不等;叶形、芽叶色泽、叶腋色泽等均有差异。现存的古茶树资源绝大部分为栽培型,野生型古茶树仅有零星分布。栽培型古茶树中,大叶种占绝大多数,仅在勐腊县象明乡、景洪市勐旺乡有部分小叶种茶园或单株。勐腊县古茶树多为乔木型,而勐海县和景洪市古茶树多为小乔木型。
根据中山大学山茶属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的分类,西双版纳州分布的茶组植物可分为普洱茶、茶、勐腊、多萼茶、大理茶、苦茶、滇缅茶七个种或变种。普洱茶在全州茶区均有分布,其他茶种仅零星分布。
四、古茶树资源分布
1. 南糯山茶王树:学名普洱茶(C.assamica),位于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委会半坡新寨,海拔1,700米,树型小乔木。树高5.3米,树幅9.35x7.5米,基部围240厘米,树龄约800年。
2. 巴达茶树王:学名大理茶(C.taliensis),位于勐海县巴达乡贺松村大山,海拔1,910米,树型乔木。树高23.6米,树幅8.8米,基部围290厘米,树龄超过1,700年。
西双版纳州古茶园的分布不仅展示了其丰富的茶文化,也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这些古茶园不仅为当地茶产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研究茶树进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园立体间套种植:提升茶叶产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5-04-12 10:32:53茶园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025-08-05 00:06:28老茶园套种补植的优势及适宜种植分析
2025-08-11 00:04:56李伯言晋安区,晋安区茶园
2025-06-23 08:27:17走进茶园浓浓的香茶-身在茶园总会有芬芳绽放
2025-07-09 02: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