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茶叶冲泡技巧的三要素,以及泡茶要素包括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半发酵茶的冲泡要点
好茶要素有四:水质、水温、茶量、浸泡时间。到底要要什麽水、95度还是80度水温、茶量要多少、泡多久。
水质是影响好茶的因素之一,水质如果好的话,能够反映出茶的特色以及茶的色、香、味。现代都用自来水泡茶,但是自来水中的氯,会严重影响茶汤的味道道。
要怎么消除这种难闻的味道呢?在这里教大家叁个方法,第一个就是自来水置放4个小时,氯气自然会散去。第二个方法就是水滚的时候,把锅盖打开,再煮个5分钟,让氯气散掉。另外还可以用净水器过滤。
值得一提的,矿泉水到底适不适合用来泡茶呢?在这里告诉大家,它是不适合的。矿泉水煮沸后,就是一种硬水了,它的矿物质、添加物都太多了,用煮过的矿泉水来泡茶,不仅无法享受矿泉水的好,还会间接伤害身体,所以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要用它比较好。
泡茶时的水温也是一门大学问,必须要看茶种以及茶的特质来选择最适当的水温。
1.发酵度较低的茶(如绿茶),或是茶叶比较小而细的,那么它的冲泡水温就不必太高。一般来说,水温只要在摄氏80度以下就可以了。
2.在半发酵茶中,轻发酵的包种茶,冲泡水温要用摄氏85度比较适合。
3.重发酵的冻顶乌龙、铁观音等,它们的冲泡水温可用比较高的水,约在摄氏90度~95度左右就可以。
4.以全发酵茶(红茶)来说,冲泡水温可以比较高,摄氏90度以上都没有问题。不过如果是小茶包的话,温度就不必太高,大约在摄氏85度左右也就可以。
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用两种形式来讨论,一种是个人冲泡法的茶量,另一种是茶壶冲泡法时用的茶量。
如果是个人使用的茶量,那麽一次只要3~5公克就够了,这时再倒入200cc的热水就可以了。
如果是茶壶冲泡法的话,揉的比较紧实的茶叶最好不要放太多茶量到茶壶中,以免茶叶被热水冲开后膨胀,可是茶叶却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展开,释出茶味。
浸泡时间对茶而言非常重要。仔细研究的话,它跟茶叶份量、水温还有茶叶叶片粗细都有关。以3公克茶叶冲泡200cc热水的比例,浸泡约3分钟为准,这个时候的茶味最好。
另外,茶叶叶片揉捻的形状大小,也会影响浸泡时间及茶味。如果是细嫩的茶叶,茶汁容易浸出,冲泡时间要短一点;如果是老茶叶,它的茶汁浸泡时间要比较长。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人在泡茶时,不替换茶叶而一直添加开水,以为只要有茶色就可以继续饮用。其实茶叶的营养在第一泡时已经被释出80%,第二泡时又溶解出15%,所以再冲泡下去,会变成只是加了色素的白开水,实在没什么好处。
二、茶要泡开才好喝
1、我们常说要想泡出好茶,首要前提就是得掌握好泡茶三要素。
2、泡茶三要素与茶汤的关系就像是乐谱和演奏家,演奏家要熟练乐谱,才能弹出好的乐曲;而泡茶人也得将这三要素掌握好,才能泡出好的茶汤。
3、茶叶的浸泡时间就是这三要素中之一。
4、我们先把情况确实的。因为泡茶时,可能会出现“多次浸泡”或“单次浸泡”。多次浸泡是指投一次茶,冲泡好几次;单次则是指泡一次就将茶叶丢弃。
5、现在要谈论的是在多次浸泡的情况下。
6、首先,我们得依据“置茶量”与“注入温度”而定。
7、如果置茶量多,注入温度也较高,这时候浸泡时间就可以适当缩短;置茶量若是少,水温也较低,浸泡时间则要加长。
8、其次,在不实施温润泡的情况下,第一泡的浸泡时间原则上是控制在15秒以上,第二泡则需要缩短时间,第三泡起逐渐增加浸泡时间。而且越往后时间要越长。
三、茶叶的基本泡法
1、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2、乌龙茶:用沸水多次冲泡。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3、黑茶:先洗茶,再沸水冲泡。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普洱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4、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样能欣赏到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具体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泡红茶要盖上盖子,这样茶香会更浓郁。
四、泡茶的正确方法
要泡好一壶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
首先要讲究泡茶用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PH值大于5时,汤色很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水中的含铅量达到0.2mg/kg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mg/kg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软水。
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江南一带,普遍爱好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特别喜爱乌龙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区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组成。喝西湖龙井等名绿茶,则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大热量容易使茶叶烫熟。
除以上常用泡茶器皿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放茶壶用的茶船(又名茶池,有盘形、碗形两种);盛放茶汤用的茶盅(又名茶海);尝茶时盛用的茶荷;沾水用的茶巾;舀水用的茶匙;放置茶杯用的茶盘和茶托;专门存放茶叶用的铁罐、陶罐、木罐等贮茶器具。
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叶用量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之首。茶叶种类繁多,泡茶时茶叶用量各异,还要考虑泡茶用具大小和饮茶者的习惯。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叶,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乌龙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
四是注意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饮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则要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叶味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通常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温相关,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
五是注意冲泡时间。冲泡茶叶的时间和次数相关。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用茶量、水温和饮茶习惯都有关系。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一般讲,用茶量多,水温高。细嫩红绿碎茶,冲泡时间宜短,3—5分钟即可。冲泡次数1—3次为宜,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冲泡时最好先倒少量开水,浸没茶叶,再加满至七八成,便可趁热饮用,当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二次冲泡,继续喝至1/3茶汤时,再冲泡第三次,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冲泡乌龙茶的次数可达5—7次,又由于其多用小型紫砂壶,冲泡时间较短,一般约2分钟左右,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从第二泡开始渐渐增加15—30秒的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讨论玻璃壶冲泡茶的优势和好处(为什么提倡用玻璃壶具冲泡茶)
2025-08-25 04:09:34下雨天泡茶会不会很难闻气味_下雨天泡茶会不会很难闻
2025-08-10 00:30:56老茶的泡法与品饮方法,煮一壶老茶品一壶岁月
2025-07-07 03:49:50盖碗泡茶的7个步骤_盖碗天地执泡茶手法
2025-06-19 04:40:11茶叶杀青视频-茶叶杀青锅温如何判断
2025-06-14 04:05:10